首页

国产女王社区

时间:2025-05-25 03:02:08 作者:最新研究:稀土颗粒与隐形眼镜相结合让人类有了“红外视觉”能力 浏览量:59508

  中新网上海5月23日电 (陈静 丁超逸)人类可看见的光波长范围仅限于400纳米-700纳米,若能突破视觉极限,人类的感知将拓展到更广阔的近红外(700纳米-2500纳米)波段。

  记者23日获悉,复旦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研究,创新性地将一种含有多个荧光发射的稀土颗粒与隐形眼镜相结合,通过可穿戴的形式使人类感知近红外光的时间、空间和色彩多维度信息,更为色盲等视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上。

  自然界中的光有各种不同频率。当人眼捕获到外界自然光后,可以激活视网膜上识别红、绿、蓝三原色的三种视锥细胞,并根据三种视锥细胞被激活的比例,向大脑发送外界的颜色信息。然而,相对于自然界广阔的光学波段,人眼可感知的波长范围仅有400纳米-700纳米,这意味着自然界中的大量潜在信息会被忽略。

  据悉,稀土元素是指包括钪(Sc)、钇(Y)和镧系在内的17种元素。稀土元素具有非常优异的磁、光、电等性质。上转换发光现象,是稀土材料最为重要的光学性质。人们通过使用长波长的近红外光作为激发光源,使其发出短波长的可见区荧光。

  据悉,复旦大学张凡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薛天团队合作,开展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探索利用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特性,从视觉感知角度赋予人类对红外光的识别能力。通过精巧设计纳米材料的核壳结构,团队在单个颗粒上同时构建了三个不同的上转换发光区域,由于不同发光区域之间用惰性的壳层阻隔,使得它们各自的能量传递和荧光发射过程彼此互不干扰,各自独立。

  课题组成员、化学系2019级直博生陈子晗介绍,稀土元素具有独特光学性质,通过近红外光激发,可以把不同颜色的光进行转换。人体可以通过纳米颗粒的荧光颜色,判断外界的肉眼不可见的近红外光波长,实现对近红外“色彩”的识别。他们最终制作成高度透明的隐形眼镜。志愿者佩戴隐形眼镜后,通过纳米材料发出红、绿、蓝等三种可见波段的荧光,分别感知三种不可见的近红外光,也可以识别由不同波长近红外光组成的“复色光”,以及多组由不同波长近红外光组成的图案内容。这表明,具有抗干扰、正交发光和多光谱转换特性的多色稀土发光材料,可以有效地实现人类对近红外图像视觉。

  研究实现了多个近红外光视觉的概念验证。未来,相关成果在医疗、信息处理及视觉辅助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可穿戴、非侵入式的隐形眼镜,可以灵活调节人体视觉的感知范围,有望为色盲等视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习言道|没有什么势力能把我们分开

晚会上,圣保罗华星艺术团和唐韵艺术团联袂演出,既有热情奔放的桑巴、爵士舞,又有中国古典舞和民族舞,荟萃中巴民族风情。“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总决赛铜奖得主、巴西姑娘玛丽亚从坎皮纳斯赶来以歌会友,8位巴拉那州伊瓜苏城华裔女孩也专程前来进行“古筝快闪”,令现场流淌淙淙琴声。(完)

扬州一学院回应调料罐发现老鼠:成立专班调查处理

宁波10月6日电(林波)10月6日,浙江宁波天一阁博物院在修缮一新的秦氏支祠古戏台上为民众献上一台精彩纷呈的非遗曲艺音乐会,《追鱼—书馆》《盘夫索夫—上盘》《杨开慧—记得当年清水塘》《沙漠王子》等选自经典曲目的折子戏,在越剧演员演绎下,引得台下观众鼓掌喝彩不断。

水利部:我国灌溉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首届云南民歌大家唱”活动从2024年1月至12月贯穿全年,线下和线上同步开展。线下以省、州(市)为单位分别组织本级赛歌活动,并以州(市)为单位,按赛歌类别选送节目参加省级赛歌活动展演,展演最终选拔出各赛歌类别的前60名歌手,参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云南民歌大家唱”颁奖演唱会及宣传推介活动。

“史上最强辩论天团”!演绎跨越时空的百家争鸣

孙颖莎赛后说,虽然过程艰苦,但她和王楚钦满意本场比赛的发挥,“我们打到了忘我的状态,完全投入到比赛之中,”她告诉记者,落后局面下二人彼此信任,始终保持沟通,尤其是关键分的把握,成为本场比赛获胜关键。

美方称中国单边行动让南海地区更不稳定 中方回应

3月26日,江苏扬州鉴真路樱花盛放,吸引民众前来观赏。鉴真路位于扬州鉴真图书馆西侧,2010年底,该市迎接日本东大寺鉴真坐像回乡“省亲”时开通,因遍植樱花,被当地民众亲切地称为“樱花大道”。图为扬州鉴真路上的樱花迎来最佳观赏期。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